1月2日,许昕在直播时解说:问题一个接一个,关于运动员来说冲击力仍是挺大的,其时察觉到小胖不是很想答复,并且问的也都是赛场外的问题,所以把节奏操控一下,让小胖缓一缓。一起,这是团体赛,周恺也有上场竞赛,也理应让他先把话说完。
许昕确实是一位好大哥。作为从前的国际尖端乒乓球运动员、“公民艺术家”,他深知当下的运动员,身上担负的压力有多大。这不仅是赛场内的压力,更有赛场外的。
每一个运动员,都要有一颗强壮心脏,去面临单调的练习、伤病以及竞赛中的压力。这是运动员在心理上的必修课。没有强壮心里,是很难成为一名优异的运动员的。
但现在不少运动员,尤其是明星运动员,他们要面临的不只是赛场内的压力。让他们颇感困扰的,往往在赛场外。
我国乒乓运动员深受国人酷爱,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竞技状态优异而安稳。另一方面,是这些年来,乒乓球运动员与大众的互动一直都很好。马龙、许昕、樊振东、王楚钦、孙颖莎,乃至是“不明白球的胖子”刘国梁,他们的段子,简直谁都能顺手拈来几段。
这就像邻里之间的共处,温暖而往常。
但饭圈文明侵略体育圈后,状况发生了改变。我国乒乓球队也是很多运动队中,最早宣布抵抗饭圈文明呼吁的。运动员也深受赛场外压力的困扰,樊振东就屡次呼吁“私生饭”不要搅扰自己的私人日子,王楚钦近来在机场出口面临围堵的人群,也百般无奈地直呼“太夸大”……
许昕作为老队员,他关于樊振东等现役运动员身上的压力感同身受。一起,自己已到退役的年纪,他的顾忌更少,也更敢为小兄弟们发声。
究竟,看起来喜爱“笼统”玩梗,乃至有点“不务正业”的许昕,永久双商在线,该怼的绝不惯着,但又能为两边都保有面子。
让运动员免于赛场外的压力困扰,不能只靠许昕这样的老大哥。
运动员便是运动员,他们不是文娱明星。大众对他们的爱、喝彩和重视,请留在赛场上。不要打扰他们正常的日子和练习节奏,是最基本的尊重。
这应成为知识。
球迷们应向好向善,理性吃瓜,更多地重视赛场自身,而不是场外的各种八卦。更不要为了所谓自家的“哥哥”去冲击、诽谤其他运动员,把饭圈那一套移植进体育圈。
假如做不到这一点,即便多几个许昕这样的大哥,恐怕也收效甚微。
撰文|李哲
主编|李锦
审阅|朱宗威
*文章为主编有情绪原创出品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出品 | 潇湘晨报